沈建光:中国离全面复苏还有多远 环球短讯
沈建光系京东集团首席经济学家、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
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8日会议指出,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好转主要是恢复性的,内生动力还不强,需求仍然不足,经济转型升级面临新的阻力,推动高质量发展仍需要克服不少困难挑战。得益于疫后重启效应,一季度中国经济实现了温和复苏。但是,经济复苏前景仍有较大不确定性,出口指标分化、消费复苏放缓、资金空转等问题凸显。推动中国经济从“疫后重启”转向“全面恢复”,在政策方面,财政政策特别是中央财政还有进一步发力空间。
本文首发于财经杂志,转载请注明出处
【资料图】
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8日召开会议,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。会议指出,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好转主要是恢复性的,内生动力还不强,需求仍然不足,经济转型升级面临新的阻力,推动高质量发展仍需要克服不少困难挑战。
今年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达到4.5%,超出市场预期(4.0%)。其中,接触性消费快速回暖带动一季度社零总额同比回升至5.8%;3月出口大幅反弹也使得一季度出口实现了0.5%的正增长。数据公布后,投行等机构纷纷上调对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,部分预测甚至达到6.0%以上。
在笔者看来,得益于去年底新冠防控政策优化,今年初中国经济有所修复,但是,复苏力度较为温和、内生动力依然不足。一方面,出口、消费、信贷等数据超预期背后有接触性服务需求报复性反弹、基数效应等短期因素;另一方面,就业、利润、投资、物价等数据仍然疲软,特别是青年就业形势严峻、民间投资低迷、通缩压力加大,均指向内生动力偏弱。展望二季度,低基数下经济数据同比将明显走高,但真实恢复情况还需客观分析、更应看环比数据,而下半年情况更取决于全球经济和中国政策走向。
推动中国经济从“疫后重启”转向“全面恢复”。在政策方面,财政政策特别是中央财政还有进一步发力空间。例如,降低企业负担如社保和公积金费率,向中低收入群体发放现金补贴或消费券,推动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等,提振微观主体信心。
部分数据好于预期,但背后仍存隐忧
一季度,伴随防疫政策放开、生产生活恢复,中国经济温和复苏。其中,出口、消费、信贷数据表现亮眼。但是,超预期数据的背后还有诸多隐忧。
首先,出口大幅反弹,新兴经济体是主要支撑。3月出口金额(以美元计价)同比增长14.8%,远超市场预期。一方面,对东盟等新兴经济体出口加快。3月中国对东盟、非洲、俄罗斯、拉美出口合计贡献了增速的七成以上;另一方面,机电、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回升。
不过,出口高增长或难以持续:一方面,工业出口交货值(统计局口径,反映当期生产)与出口(海关口径,包含当期生产和前期库存)增速背离。3月出口交货值同比不升反降至-5.4%,表明3月出口高增受前期积压订单释放带动,未来或难以延续;另一方面,中国出口数据与部分地区进口数据分化加大。例如,一季度中国对越南出口与越南自中国进口金额相差近100亿美元,为历史同期新高(新加坡情况相似)。除统计口径、计价规则不同,可能与部分商品留存在越南保税区等有关,并非体现实际最终需求。考虑到美欧经济滑向衰退、积压订单释放完成、新兴市场需求不稳等因素,出口前景依然承压。
其次,社零增速回升,接触性消费显著回暖。一季度社零总额同比升至5.8%,其中1月-2月为3.5%,3月进一步反弹至10.6%。其中,接触性聚集性消费成为最大亮点。一季度,餐饮收入同比增速高达13.9%,住户调查中教育文娱、交通通信等服务相关支出增速明显回升,呈现出明显的“疫后修复”特征。
但消费复苏的背后存在三重隐忧:一是3月社零反弹受低基数影响较大。剔除基数影响看,3月两年复合同比(3.3%)较1月-2月的(5.1%)回落。京东大数据也显示,3月以来华东、东北地区受低基数带动大幅反弹,其他地区改善并不明显;二是消费复苏势头边际放缓。从环比增速看,1月、2月分别为0.31%、0.67%,表现尚可,但3月降至0.15%,为历史同期次低水平(仅高于2022年);三是耐用品消费乏力。一季度,汽车类(-2.3%)、通讯器材类(-5.1%)、家电类(-1.7%)等耐用品消费均为负增长,大宗消费恢复还需时间。
再次,信贷表现强劲,居民贷款有所好转。3月新增贷款3.89万亿元、同比多增7600亿元,再创历史同期新高。企业贷款持续高增的同时,居民贷款进一步回暖。3月居民贷款新增1.24万亿元,同比多增4908亿元。其中,居民中长贷新增6348亿元、同比多增2613亿元,与房地产销售好转相符。
而信贷高增的背后凸显三重问题:一是新增信贷中居民部门占比偏低。一季度新增信贷10.6万亿元,其中只有1.7万亿元流向居民部门(占比仅16%),居民信贷增速仍处低位;二是资金使用效率有待改善。3月M2增速保持在12.7%,而M1增速回落至5.1%,两者剪刀差进一步拉大,显示资金使用效率偏低,企业信心有待扭转;三是消费信心依然低迷。一季度居民存款新增规模高达9.9万亿元、创历史同期新高,表明居民储蓄意愿仍强、消费信心较弱。
部分数据反映内生动力不足
尽管上述数据好于预期,但也有一些经济指标表现乏力,特别是就业、利润、投资和物价,这体现出经济恢复并不平衡,内生动力尚需改善。
首先,青年失业率攀升,就业形势依然严峻。3月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.3%,尽管较1月-2月有所好转,但仍高于疫情前同期水平(一季度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.5%)。尤为值得关切的是,16岁-24岁青年失业率大幅攀升,3月已经达到19.6%,再创历史同期新高。一方面,高校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,预计202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将达到1158万人;另一方面,部分行业(互联网、教培等)用工需求仍未修复,企业降薪或裁员消息层出不穷。
其次,企业盈利不佳,民间投资持续低迷。一季度工业企业利润降幅为21.4%,其中民营工业企业利润降幅更是达到23.0%。企业盈利大幅下滑,导致投资信心持续低迷。在此背景下,3月固定资产投资当月同比降至4.8%,1月-2月为5.5%。其中,民间投资当月同比降至0.4%,连续12个月徘徊在0附近,与国有投资(9.6%)显著分化。
房地产投资是民间投资的主要拖累。3月房地产投资当月同比降幅扩大至5.9%,未能延续回暖势头。尽管竣工、销售、资金来源等指标有不同程度改善,但新开工、施工面积降幅再度扩大至29.0%和34.2%,房企(特别是民营房企)拿地意愿较弱。统计局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,“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民间投资下降13.8%,下拉民间投资增速5个百分点。当然,民间投资还面临近期企业效益下滑、市场预期不稳等制约因素”。
再次,物价指标走低,通缩压力有所加大。3月CPI同比降至0.7%,是2021年10月以来新低。受能源价格下降和车企降价促销影响,工业消费品价格由2月上涨0.5%转为下降0.8%,其中汽油、柴油价格分别下降6.6%、7.3%,燃油小汽车价格下降4.5%。同时,3月PPI同比进一步降至-2.5%,反映了企业已经在面临通缩的压力。
物价下行反映出供需恢复不匹配:一方面,供给能力恢复较快。伴随国内生产逐步恢复,物流畅通保障到位,特别是猪肉等重点品类供给充足,体现为食品价格涨幅受限;另一方面,需求(特别是消费)恢复偏慢。三年疫情影响尚未消退,消费尤其是大宗消费需求回暖、向价格的传导还需时间。此外,年初物价回落也受到季节性、输入性、高基数等短期因素扰动。
从“疫后重启”转向“全面恢复”还需财政加力
综上所述,得益于疫后重启效应,一季度中国经济实现了温和复苏,接触性消费、出口表现明显好于预期。但是,经济复苏前景仍有较大不确定性,出口指标分化、消费复苏放缓、资金空转等问题凸显;同时,内生动力有待进一步修复,青年失业加剧、民间投资低迷、通缩压力加大仍在制约经济回暖。
近日,政策层已针对出口承压、青年失业等问题及时做出针对性部署。4月25日-26日,国务院接连发布稳外贸、稳就业政策措施,包括稳定和扩大重点产品进出口规模、加大财政金融对进出口的支持力度、发放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鼓励企业吸纳青年人就业、实施2023年百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等。
在此基础上,宏观政策还可以进一步发力,巩固经济企稳回升基础。当前货币政策已经较为宽松,且资金使用效率、投资拉动效率下降,进一步宽松效果可能较为有限。因此,财政政策特别是中央财政还有积极加力的空间。
比如,鉴于我国企业和居民社保和公积金负担较重,对劳动吸纳多,积极合规交社保的企业进一步降低社保、公积金费率,不仅可以增加居民当期可支配收入,企业经营状况也会带动其消费性支出;同时,辅以向中低收入群体发放现金补助或消费券、推动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、对中小企业发放采购券等,也可以提振微观主体信心,推动中国经济从“疫后重启”转向“全面恢复”。